-
-
孫淑建 副主任醫(yī)師 馬鞍山市人民醫(yī)院 骨科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β溶血性鏈球菌,其他包括流感嗜血桿菌、大腸埃希菌、產氣莢膜桿菌、肺炎鏈球菌和白色葡萄糖菌等。此病的致病菌系經血源性播散,發(fā)病前大多先有身體其他部位的化膿性感染病灶。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身體狀況
1、全身表現(xiàn),起病比較急,全身不適,會伴有寒戰(zhàn)、高熱。兒童可表現(xiàn)為煩躁不安、嘔吐與驚厥,重者可有昏迷和感染性休克。
2、局部的表現(xiàn),早期患有劇痛,肢體呈現(xiàn)半屈曲狀,抗拒做主動和被動活動。局部皮膚溫度增高、發(fā)紅、腫脹,在干骺端有局限性深壓痛。幾日后如果出現(xiàn)腫脹、疼痛加劇,提示該處形成骨膜下膿腫。
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加快;在寒戰(zhàn)高熱時或應用抗生素前抽血培養(yǎng),可以提高血培養(yǎng)陽性率。
2、局部膿腫分層穿刺,選擇內芯的穿刺針,在干骺端壓痛最明顯處刺入,邊穿刺邊抽吸。
3、影像學檢查,選用X線檢查,在早期沒有特殊表現(xiàn),在發(fā)病2周后,X線表現(xiàn)為層狀骨膜反應與干骺端骨質疏松。
4、CT檢查,可以較早發(fā)現(xiàn)骨膜下膿腫。
-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什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見的致病菌,為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革蘭氏陽性球菌,由于經常聚集成葡萄串狀,因此得名為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見的致病... 詳細»
-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癥狀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于化膿性感染,通過血液傳播導致的骨髓的炎癥。病原微生物通過身體的創(chuàng)口進入到血液,然后運行到了人體的骨髓腔內,引起骨髓發(fā)生急性的炎癥。急性骨髓炎的主要癥狀是中毒、高熱以及活動受限... 詳細»
-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療原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指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好發(fā)于兒童或者青少年?;颊邥霈F(xiàn)食欲減退、高熱等感染性癥狀,并伴隨有局部的疼痛和骨折,嚴重時會出現(xiàn)關節(jié)強直。治療原則主要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盡早控制感染,防止炎... 詳細»
-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療原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于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的骨髓的嚴重,以四肢部位最為常見,兒童是主要的患者。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療原則主要是以救治性命為主,通過藥物或者手術等方式控制感染的癥狀,防止影... 詳細»
-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好發(fā)部位
急性血液性骨髓炎是細菌通過血液傳播進入血液,運行到骨髓導致的化膿性感染,多見于兒童以及青少年。血源性骨髓炎好發(fā)的部位主要在四肢,尤其是兒童長骨的干骺端。患者在患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進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