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曉彥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 皮膚科
油耳又名濕型耵聹、油狀耵聹等。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內(nèi)耳。外耳又分耳廓和外耳道。通常外耳道約長3公分,在其外三分之一的耳道皮膚上長著細毛,含有皮脂腺。皮脂腺屬于正常的分泌腺,會排泄油狀皮脂,有潤滑皮膚和對外來異物如昆蟲等的粘著作用。耳道分泌物大多數(shù)人是干燥成鱗屑狀,略呈淡黃色的痂塊,稱干型耵聹。少數(shù)人的耳道分泌物始終呈油狀或糊狀粘稠、顏色為深褐色的物質(zhì),稱油狀耵聹,一般也指油耳。
怎樣判斷油耳
1、油耳就是常說的油性耵聹。外耳道的耵聹,有些人呈現(xiàn)黃油狀,附著于外耳道壁,不容易掏出,也不容易自行排出。
2、油耳是先天性外耳道分泌物形成的變化,通常會比較黏稠,甚至團結成塊、硬結,清理起來比較困難。甚至會損傷到外耳道的皮膚,不易挖出,出現(xiàn)疼痛感,引起外耳道炎。
油耳怎么處理
1、油耳一般是遺傳因素所致,耳朵內(nèi)出現(xiàn)油性耳屎。如果是少量的油性耳屎,一般不用處理。
2、如果耳朵內(nèi)有大量的油性耳屎,建議患者定期到耳鼻喉科??崎T診進行清理,一般是1~3個月。
3、專業(yè)的耳科醫(yī)生會先用藥水泡耳朵,把耳屎泡的更稀一點,再用生理鹽水沖洗,才能洗的更干凈。
-
-
怎么判斷油耳
濕性耵聹俗稱油耳,是正常情況,不是疾病。另一種是干的,由于其抗菌作用,挖耳時能產(chǎn)生濕潤的耵聹,但不流膿,在這種情況下,不必經(jīng)常挖耳朵,因為耵聹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還可以防止砂粒和水滴進入內(nèi)耳道,損傷黏... 詳細»
-
-
怎么判斷耳結石
耳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耳部疾病,許多人受到耳結石的困擾,造成患者耳部的不適,并影響患者的聽力,降低患者的聽覺能力,因此普及了一些耳結石知識,掌握了該病的癥狀和治療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出現(xiàn)耳結石癥狀后... 詳細»
-
-
油耳會變干嗎
首先說明你的外耳道新陳代謝較他人要快。耳屎是外耳道代謝的一種產(chǎn)物,附著在外耳道壁有保護外耳道黏膜的作用,當這些分泌物受感染刺激會慢慢變的稀稠,類似油樣。如果不是特別多堵塞外耳道一般不予處理,會慢慢變干... 詳細»
-
-
油耳就是中耳炎嗎
油耳并不是中耳炎,油耳其實就是耳道里面有油性的耵聹,這個不算是一種疾病,只是一種遺傳性的表現(xiàn)。如果說單純的油性耵聹比較少的,不需要特別處理,如果比較多的,就需要做清洗。中耳炎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詳細»
-
-
油耳為什么會經(jīng)常癢
油耳可以導致外耳道瘙癢的。油耳在臨床上也稱之為耵聹,它是由于耵聹腺異常分泌而導致的癥狀。它會引起患者外耳道瘙癢疼痛,同時還會出現(xiàn)聽力下降,耳鳴的癥狀。患者首先需要到醫(yī)院檢查一下電子耳鏡就可以查明在外耳...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