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yī)院口腔科護師侯名月(后方)為武漢醫(yī)療隊同事口腔科護師何麗娜所寫
除夕那天,我記得是剛吃完團年飯,跟媽媽一起收拾完廚房出來,拿起手機,看到科室護理組的群都炸了,都讓麗娜好好保護自己,等她回來。我懵了一下,她要去哪里?為什么要保護自己?再往上,看到護士長發(fā)的醫(yī)院動員志愿去支援武漢的消息,科里好幾個同事都報了名,第一批,麗娜被選上了。我就在湖北啊,我過去多方便呀,我也想去支援武漢啊,于是,還沒跟爸媽商量,就先跟護士長報了名。結果,因為我在疫區(qū),醫(yī)院擔心會有潛在感染,先不予考慮。雖然理解醫(yī)院的擔心,但其實還是有點難過,自己家鄉(xiāng)的疫情,身為醫(yī)護,卻幫不上忙。
何麗娜,一個96年的廣東姑娘,卻在除夕夜,跟隨支援武漢的廣東醫(yī)療隊一起奔赴了武漢前線。她說,接到通知的第一件事,就是使勁摳掉了剛做好的美甲;她說,出發(fā)前,不敢告訴生病在急診的奶奶自己要去武漢;她說,從接到通知到集合,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除夕夜,她只有匆匆吃一碗泡面的時間。出發(fā)前,她問我,你會在武漢給我一個擁抱嗎?聽完有點心酸,因為我知道我去不了。她又問我,你害怕嗎?我說不害怕。我不在一線啊,我自然是不害怕,我沒敢反問她,現(xiàn)在去一線面對未知的病毒,說不害怕都是假的,可是病毒不會因為我們害怕就停止肆虐。
1月21日,我回湖北的第四天,疫情越來越不樂觀。護士長開始組織全體在穗的門診護士報名支援急診一線。第二天,科室就已經有8名護士自愿參加發(fā)熱門診備班申請。在家里,看著同事們紛紛退掉回家的車票,放棄休假,留在廣州隨時待命,滿滿都是感動?!叭粲袘?zhàn),召必回”,真的不是說說而已。27日,年初三,游杰護士長和盧志云護士長就開始帶著科室15名護士輪流支援急診一線。因為大家對于防護服的穿脫都不熟練,只能在值班前一天去急診科培訓,確保穿脫流程熟練掌握了,第二天才能上崗。這樣的支援一去就持續(xù)了七天。今天,醫(yī)院護理部再次組建百人新冠應急分隊,隨時支援湖北或本地護理工作,通知下來,馬上就有七位同事報了名,游護士長綜合考慮,最終選出五位護理姐妹,吳遠、管孔儀、鐘巍、羅芳、嚴小艷,你們積極響應醫(yī)院號召,奮力抗疫的樣子,真叫人敬佩。辛苦了護士長們,辛苦了我的姐妹們。你們和麗娜一樣,都是英雄。
從除夕夜開始,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看到麗娜的動態(tài)。她說,大家都有互相照顧,互相監(jiān)督,大家都很好;她說,防護服很笨重,眼鏡會起霧,但是還好有小伙伴幫忙;她還說,因為聽不懂武漢婆婆說的話,急得都要學武漢話了,每一條動態(tài)最后都是“我很好”,為了讓我們知道她很好。1月31日,看到網絡上被瘋傳的醫(yī)護臉上被壓出壓瘡的照片,我問了麗娜情況,她拍了一張照片過來,鼻梁上一個碩大的壓瘡,看著都疼,但是她每天一更的動態(tài)里對此只字未提。2月1日,到武漢一周了,她說想家了。她也不過是二十來歲的小姑娘,除夕夜遠離家人,一個人去到疫情的中心區(qū),會想家,才是真實的她啊。2月2日,本該是和男朋友去領證的日子,現(xiàn)在卻相隔兩地。2月7日,她說希望第二天的早餐是湯圓,因為第二天是元宵節(jié)。不知道她今天有沒有吃上湯圓,不知道全國各地來支援湖北的醫(yī)護們,有沒有吃上一口熱騰騰的湯圓。
我們真的很幸運啊,能生活在這樣一個有愛的國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從汶川地震,一省幫扶一縣市,到今天湖北疫情,一省幫扶一市,國家政策把各個省市都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如同兄弟手足一樣。疫區(qū)的人民真的很感謝每一個為了疫情付出的人,明知道前路兇險,你們還依然前赴后繼。
我也真的很幸運啊,能工作在這樣一個有愛的集體。從疫情爆發(fā)開始,游護士長幾乎每天都會關心我家里情況,叮囑我引導好家里人;每天都有同事提醒我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關心我家里的防護物資夠不夠用。謝謝你們啊,真的很愛你們,我在家里一切都好。
春節(jié)結束了,冬天結束了,病毒肆虐的日子,應該也快結束了,我們都在期待這一天的到來,都在期待我們一起平安回到繁華熱鬧的廣州,回到口罩再也不是緊缺物資的時候。
記于2020年2月9日 口腔科侯名月
(通訊員:李曉姍)
-
-
什么是兇險性前置胎盤
馬穎 副主任醫(yī)師
-
-
兇險型前置胎盤長上來
龍騰飛 主治醫(yī)師
-
-
冠心病的中醫(yī)護理
劉小云 副主任醫(yī)師
-
-
腦干腫瘤術后繼發(fā)腦積水
袁健 主治醫(yī)師
-
-
沈江潮 紹興市中心醫(yī)... 放射科
抗輻射食物
-
-
【馳援日記】抗疫家書——來自前線的思念
五封家書,每一封都是不同的故事,每一封都有同樣的心聲:等你回家。傳承四代的中醫(yī)抗疫精神“我準備去武漢,隨時出發(fā)。”“好的,我在急診手術。”年二十九的這一個下午,父子間的對話一如既往的精簡,十秒不到的電... 詳細»
-
-
硬核!醫(yī)護人員自制口罩應對疫情
疫情之下,一次性醫(yī)用口罩緊張。為了盡量節(jié)省資源,讓更多資源留給一線,中山六院消毒供應室從疫情開始,便把科室?guī)齑娴?000個一次性醫(yī)用口罩退還給醫(yī)務科,讓醫(yī)院統(tǒng)一調配給臨床。 詳細»
-
-
【一線日記】治愈患者感謝一線醫(yī)護人員
2月10日,來武漢剛好半個月。今天武漢的天氣陰天,偶爾會飄幾滴小雨。但今天我的心情是晴天,舒暢、快樂!今天,我們接管的病區(qū)又有三位患者治愈出院了。 相處的十來天里,我們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不知不覺中已經從... 詳細»
-
-
核酸采樣隊員:守護群眾健康是醫(yī)護人員的職責
5月30日晚,中山三院103人戰(zhàn)隊圓滿完成支援天河沙河街道核酸采集任務,31日整體轉戰(zhàn)石牌街道9個采樣點,繼續(xù)為群眾服務。另有30人支援中山大學。30日晚連夜出發(fā)的32人支援海珠核酸采集隊奮戰(zhàn)至31日... 詳細»
-
-
【馳援日記】向最勇敢的堅守者致敬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xiāng)啊,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小時候爺爺經常教我唱這首歌,這或許就是我和洪湖緣分開始的地方。作為正宗的湖北人,在這里我是“如魚得水”,我不...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