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舒志強 副主任醫(yī)師 馬鞍山市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
膠質瘤是發(fā)源于神經上皮的腫瘤,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頭痛、惡心嘔吐、癲癇以及視物模糊,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還容易導致視覺喪失運動和感覺功能障礙,一定要及早的進行膠質瘤的臨床檢查,確診病情以便治療,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一下膠質瘤檢查的相關內容。
1、臨床意義:接受膠質瘤的臨床檢查,根據各種檢查結果綜合分析,準確的判斷膠質瘤的部位、大小、病變程度,明確診斷,方便臨床醫(yī)生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
2、CT檢查:CT檢查是臨床上初步判斷膠質瘤的手段,當CT結果顯示腦內有低信號病變時,則提示患有膠質瘤。腦膠質瘤在病變后期還容易發(fā)生腫瘤出血和鈣化,此時通過CT檢查能夠明確的判斷出血部位和鈣化的發(fā)生,提示腫瘤惡性程度。
3、磁共振檢查:磁共振檢查是腦膠質瘤最重要的檢查手段,能夠清楚的顯示腦膠質瘤的部位和性質。當磁共振結果顯示T1低信號,T2高信號時,則可能出現膠質瘤,主要的病變部位在腦白質內,影像學上可以看清膠質瘤清晰的邊界。
4、病理活檢:通過病理活檢可以更準確地判斷膠質瘤發(fā)生的部位,當膠質瘤發(fā)生在丘腦、腦室周圍深部或功能區(qū)時,普通的檢查不易察覺,通過病理活檢能夠更準確地檢查出來。
5、注意事項:在接受臨床檢查之前,一定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按時休息,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檢查過程中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臨床檢查。
膠質瘤易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比如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癲癇等。所以膠質瘤應及早發(fā)現及時治療,常見的治療方法是手術,采取手術切除腫瘤,再結合放療、化療。而且治療后有復發(fā)的可能性,所以還要做好術后的保健措施。
-
-
膠質瘤的飲食
膠質瘤一般是源自于神經上皮組織的腫瘤,統(tǒng)稱為腦膠質瘤,主要是由于大腦和脊髓膠質細胞癌變所產生的、最常見的原發(fā)性顱腦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非常高,約占腦部腫瘤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腦膠質瘤目前病因尚不明確... 詳細»
-
-
什么叫惡性腦膠質瘤
顱內膠質瘤是顱內常見腫瘤之一,它是一種多發(fā)的腫瘤。惡性腫瘤有一個特點就是無限制分裂,腫瘤的團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增大,但是顱腔內的壓力是有限的,隨著腫瘤的增長,顱腔的壓力會逐漸增高,最后導致腦疝的形... 詳細»
-
-
膠質瘤的病因及護理
膠質瘤也可以叫做神經膠質瘤或者腦膠質細胞瘤,是有大腦神經外胚葉演化而來的交織細胞發(fā)生的腫瘤。該疾病可表現為嘔吐、頭痛、視力下降。語言產生障礙、偏癱、感覺神經不靈敏等,它還會引發(fā)神經方面出現問題、顱內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