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呂志勤 主任醫(yī)師 教授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神經內科
小兒腦性癱瘓也叫做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為腦癱。是指寶寶從出生后一個月內的腦發(fā)育尚未成熟階段,主要是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導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其病變部位在腦,會累及四肢,常會并發(fā)智力缺陷、癲癇和行為異常、精神障礙以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癥狀。
一、腦癱的原因
1、父母親在懷孕期內吸煙酗酒,吸毒等,或母親患有精神病。
2、母親在孕期內患有高血壓、先兆流產或服用了避孕藥物等。
3、有流產史或早產等,胎兒發(fā)育不良。
4、胎盤早剝、臍帶繞頸等。
二、腦癱的表現
1、新生兒厭乳或睡眠困難等,經常啼哭不止。
2、早期喂食困難,進食吞咽困難,并伴有流口水、呼吸困難等癥狀。
3、出現四肢僵硬,大腿無法外伸。
4、過了百天后任然不能抬頭或四到五個月時頭會搖擺不定,姿勢異常且穩(wěn)定性較差。
5、運動能力差,嚴重的不能用手抓東西或雙腳站立走路。
6、反應能力差,神情呆滯、遲緩。
7、語言能力差,語言表達困難或發(fā)音不清。
8、可能呼出現斜視。
9、生長發(fā)育緩慢,身材矮小。
10、牙齒發(fā)育差,質地疏松,無法閉上嘴部,導致經常流口水。
11、情緒異常,易怒、孤僻,甚至可能出現自殘、暴力行為。
12、容易誘發(fā)癲癇。
三、腦癱的治療
1、綜合康復治療,如利用運動療法協(xié)調四肢。
2、藥物治療,如腦神經營養(yǎng)藥、肌肉松弛藥、活血藥等。
3、中醫(yī)療法。
-
-
寶寶腦癱的表現
腦癱又叫腦性癱瘓,指的是嬰兒在出生前到出生后的一個月左右,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害綜合癥,主要表現為先天性的姿勢異常和運動障礙,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呈現屈曲痙攣,上肢呈現拇指內收和肘屈曲等異常體位。... 詳細»
-
-
痙攣型腦癱的嬰兒表現
痙攣性腦癱就是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大腦癱瘓患者,大腦癱瘓是指大腦未發(fā)育完全,所引起的運動和姿勢方面的紊亂現象。目前全球腦癱的患者發(fā)生概率在6‰--59‰之間,發(fā)病率會隨著產前護理條件的差異、母嬰所處環(huán)境的... 詳細»
-
-
50天腦癱寶寶的表現
50天的寶寶出現腦癱的情況,比較難以發(fā)現。有些表現如下:首先,是發(fā)育滯后,寶寶會出現生長發(fā)育的滯后,明顯跟不上同齡寶寶??赡艿?0天左右,還會表現出不抬頭。其次,是四肢動作,50天的寶寶在正常的情況下... 詳細»
-
-
早產兒腦癱的表現
小兒腦癱指的是早產兒的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是從母親妊娠期開始到嬰兒期,因為各種原因所導致的非進行性的腦損傷,一般早產兒腦癱的主要表現為主動運動障礙或者是姿勢異常,早產兒腦癱的早期癥狀表現為喂養(yǎng)困難,吸吮... 詳細»
-
-
早產兒腦癱的癥狀表現
胎齡在28~30周,出生體重在1000~1500g的早產兒最易出現腦癱,這可能與低體重出生兒腦部發(fā)育不成熟,易出現胎兒缺氧導致腦部損傷、腦部發(fā)育障礙相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