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宗全 主任醫(yī)師 銅陵市人民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膽囊息肉有腫瘤性息肉以及非腫瘤性息肉,因為在臨床上與影像學的檢查上面很難進行明確其性質(zhì),所以又叫做是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膽囊息肉病理上分有惡性息肉與良性息肉,良性息肉比較多見,良性膽囊息肉包括有炎癥性息肉、膽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腺肌增生、組織異位性息肉等。
膽囊息肉的治療建議
假如患者息肉的直徑<=10mm、有多個有蒂的話,病變成為假瘤性息肉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建議首選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如果患者息肉的直徑>10mm,又有膽囊息肉出現(xiàn)惡變危險因素的話,可能是腫瘤性息肉,建議進行常規(guī)的開腹膽囊切除術;術中要常規(guī)做冰凍切片,這樣明確可以病理類別;如果是癌性息肉,在腫瘤局限在黏膜的時候,可以做單純的膽囊切除術;一旦出現(xiàn)腫瘤入侵到肌層,就要做擴大切除術,主要包括有膽囊的床肝臟楔形切除還有淋巴結清掃。
膽囊息肉的術后并發(fā)癥
1、膽管損傷,進行腹腔鏡手術在術中可能因為解剖的層次不清晰,經(jīng)常會誤傷到膽總管,導致在術后出現(xiàn)梗阻性黃疸;術后大多數(shù)的表現(xiàn)是進行性的加重腹痛、黃疸、腹脹等癥狀。
2、腹部戳孔疝,在老年患者中多見,腹部的肌肉薄弱,導致患者在術后咳嗽、腹脹等出現(xiàn)腹部高壓的情形之下,患者腸內(nèi)的容物或者網(wǎng)膜組織,從戳空的地方突出體表,導致疼痛不適。
3、皮下氣腫,在腹腔鏡手術的術中要二氧化碳來建立氣腹;如果患者的皮下組織疏松的話,有很大可能會有腹腔里面的二氧化碳進到皮下;在術后出現(xiàn)皮下氣腫,在觸摸的時候會有握雪,大部分的患者在術后3~5天會慢慢吸收完畢。
-
-
膽囊息肉的治療方法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nèi)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腫瘤性的息肉和非腫瘤性的息肉。膽囊息肉的治療主要是根據(jù)息肉的大小以及性質(zhì)決定,一般沒有癥狀的膽囊息肉需要定期復查,對于有癥狀且息肉直徑大于1厘... 詳細»
-
-
膽囊息肉的治療方法
一般來說,膽囊息肉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觀察隨訪、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三種。1、觀察隨訪:對于小于5mm的膽囊息肉,在沒有其他癥狀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定期復查及觀察隨訪。定期復查膽囊超聲檢查或CT檢查,以了解膽... 詳細»
-
-
治療膽囊息肉的方法
膽囊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多發(fā)于膽囊壁黏膜。膽囊息肉的發(fā)生主要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規(guī)律、脂質(zhì)代謝、肥胖、遺傳遺傳等有關。膽囊息肉患者,一般無明顯不適的臨床表現(xiàn),膽囊息肉的診斷以b超為主。根據(jù)膽囊息肉的...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