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利軍 副主任醫(yī)師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 感染科
放線菌屬于一種真菌,而放線菌病是由一種牛型放線菌引起的慢性化膿性多竇道性肉芽腫炎癥。放線菌感染常發(fā)生在面部、頸部、胸腔、回盲部以及盲腸部位,西北地區(qū)較為多見。其中包括骨放線菌病和肺放線菌病等。放線菌的典型特征就是會出現淡黃色的硫磺顆粒樣菌落。如若出現,及時到醫(yī)院檢查。
骨放線菌病如何治療
1、首選青霉素治療,而且用量較大,療程較長。或者也可以使用四環(huán)素、鏈霉素或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
2、若局部出現炎癥腫塊,必須要及時切開引流,去除壞死組織。但放線菌病具有厭氧的特性,因此盡量讓傷口與空氣接觸,這樣不利于放線菌的成活。
3、當骨破壞或竇道形成時,可以進行病灶清除或竇道切除手術。
4、脊椎病變。例如形成椎旁膿腫時,就需要進行手術清理。術前、術后都要使用大劑量的持久抗生素,起到防護、輔助治療的作用。
肺放線菌病怎么治
1、對于肺放線菌病的治療,首選青霉素,其療效較好且劑量較大。待病情穩(wěn)定后才可減量。若療效較慢,可加大劑量提高療效。
2、治療肺放線菌病以抗生素為主,如有形成膿腫的跡象,首先控制炎癥。若膿腫已經形成,破潰后遺留瘺道,或長有壞肉芽組織增生,可采取手術排膿,或刮除肉芽組織。但一切都要遵循醫(yī)生的指導和建議進行治療。
-
-
放線菌感染要注意什么
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疾病是由放線菌引起的,即放線菌感染。好發(fā)于胸腹部及面頸部,發(fā)作時周圍組織擴展形成瘺管,并排出帶有硫磺樣顆粒的膿液。放線菌感染患者會出現膿腫、皮膚暗紅、胸痛、發(fā)熱、復視、頭痛等。腹部放... 詳細»
-
-
球孢子菌病的癥狀
球孢子菌病俗稱圣華金熱或溪谷熱,即球孢子菌性肉芽腫,其就診于感染科、皮膚科或變態(tài)反應科,且是一種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疾病。球孢子菌病表現為自限性呼吸器官原發(fā)性感染或良性急性無癥狀,可在皮膚、腎臟、骨骼、... 詳細»
-
-
組織胞漿菌病的癥狀
組織胞漿菌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由組織胞漿菌球所感染的真菌性疾病,常伴有呼吸道傳染的癥狀,主要以侵犯肺部或者單核吞噬系統(tǒng)肺部為主,病情嚴重時甚至可以侵犯身體任何部位。組織胞漿菌病的發(fā)病情況呈現出幼齡化,...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