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峰 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普通外科
近日林先生總感覺腹溝處有隱痛出現,用手摸能感到里面有一塊明顯的腫塊,這可嚇壞了林先生,以為是長瘤了,便急急忙忙趕往醫(yī)院就診。在醫(yī)生的診斷下,林先生的病癥被診斷為疝病。這可讓林先生倍感疑惑,因為這種病其從未聽聞。那么究竟疝病是什么呢?
什么是疝?
疝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疾病。其出現主要是因為人體臟器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正常解剖位置,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而引發(fā)的。最多發(fā)生于腹部,包括腹內疝與腹外疝。腹內疝是由臟器或組織進入腹腔內的間隙囊內而形成,如網膜孔疝。腹外疝是由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聯通壁腹膜,經腹壁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突出形成。
我們常說的疝,指的就是腹外疝。
疝病有哪些類型?
一、腹股溝疝
腹股溝疝即腹腔內臟器或組織通過腹股溝區(qū)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或移位而形成包塊。腹股溝疝進一步又分為直疝、斜疝、股疝,這幾種疝病都屬于高發(fā)疾病,在手術前醫(yī)生可以通過鑒別病人的年齡、包塊的形狀、包塊的部位、包塊是否進入陰囊進行初步的判斷疝的類型,但最終的確診需要在手術中通過判斷腹壁缺損與腹壁下動脈來進行。
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出現該病,男性兒童發(fā)病率相對較高,其次為老年人(股疝更好發(fā)于老年女性)。
二、白線疝
白線疝可發(fā)生于腹壁正中線(即白線)的不同部位,絕大多數在肚臍以上,所以也叫上腹疝,尤其好發(fā)于生育后的婦女。白線的腱纖維為斜行交叉,這一結構可使白線作出形態(tài)和大小的改變以適應在軀體活動或腹壁呼吸活動時的變化,如在伸長時白線變窄,縮短時白線變闊。
但當腹脹時又需同時伸長和展寬,就有可能撕破交叉的腱纖維,從而逐漸形成白線疝。白線疝進一步發(fā)展,突出的腹膜外脂肪可將腹膜向外牽出形成一個疝囊,于是腹內組織(通常是大網膜)可通過疝囊頸進入疝囊。
早期白線疝包塊小而無癥狀,不易被發(fā)現。以后可因腹膜受牽拉而出現明顯的上腹疼痛,并伴有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癥狀。病人平臥,將疝塊回納后,??稍诎拙€區(qū)觸及缺損的空隙。疝塊較小而無明顯癥狀者,可不必治療。癥狀明顯者,可行手術治療。
三、臍疝
臍疝即腹腔內容物由臍部薄弱區(qū)突出的腹外疝。有小兒臍疝和成人臍疝之分,兩者發(fā)病原因及處理原則不盡相同。
小兒臍疝時臍環(huán)閉鎖不全或臍部瘢痕組織不夠堅固,在腹內壓增加的情況下發(fā)生的。小兒腹內壓增高的主要原因有經常啼哭和便秘。小兒臍疝多屬于易復性疝,臨床上表現為啼哭時臍疝脫出,安靜時包塊消失。疝囊頸一般不大,但極少發(fā)生嵌頓和絞窄有時,小兒臍疝的覆蓋組織可因外傷或感染而窺破。小兒沒有閉鎖的臍環(huán)延遲至2歲時大多能自行閉鎖。
因此,除了嵌頓或穿破等緊急情況外,在小兒2歲之前可采取非手術療法,用大于臍環(huán)、外包紗布的硬幣或小木片抵住臍環(huán),然后用膠布或繃帶加以固定勿使移動。6個月以內的嬰兒采用此法治療,效果較好。滿2歲后,如臍環(huán)直徑仍大于1.5cm,則可手術治療。原則上,5歲以上兒童的臍疝均應采取手術治療。
成人臍疝為后天性疝,較少見。多數發(fā)生于中年經產婦女或者肥胖女性。由于疝環(huán)較小,臍疝發(fā)生嵌頓或絞窄者較多,故應采取手術治療。孕婦或肝硬化腹水者,如伴發(fā)臍疝,有時會發(fā)生自發(fā)性或外傷性穿破。
四、切口疝
切口疝的出現主要源于手術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手術切口表層皮膚和皮下脂肪層的筋膜層裂開,而腹腔內壓在升高的情況下,會造成臟器或組織向外疝出,從而形成切口疝。主要癥狀是腹壁切口處逐漸膨隆,有包塊出現。包塊通常在站立或用力時更明顯,平臥休息時則縮小或消失。切口疝原則上應手術治療。
不同類型的疝病治療方案不同,但無論對于何種疝氣,及時的治療十分重要,否則可能會嚴重影響到消化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等的正常工作,導致病癥加重。
-
-
曹軍 日照市中醫(yī)醫(yī)... 肛腸外科
腹股溝疝手術
-
-
曹軍 日照市中醫(yī)醫(yī)... 肛腸外科
股疝和腹股溝疝鑒別
-
-
曹軍 日照市中醫(yī)醫(yī)... 肛腸外科
右側腹股溝疝
-
-
孫偉 六安市人民醫(yī)... 普外科
什么是腹股溝疝
-
-
張鵬 臨汾市人民醫(yī)... 普外科
腹股溝疝的診斷
-
-
曹軍 日照市中醫(yī)醫(yī)... 肛腸外科
腹股溝疝鑒別診斷
-
-
腹股溝疝檢查
腹股溝疝主要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區(qū)向表面凸起的包塊,嚴重影響機體的消化、泌尿、生殖系統(tǒng),治療不及時還會出現腸梗阻和電解質紊亂等情況,一定要及早的進行腹股溝疝的臨床檢查,確診病情之后積極治療。 詳細»
-
-
腹股溝疝的飲食
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區(qū)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塊,俗稱“疝氣”。腹壁肌肉強度降低,腹內壓力增高是引起腹股溝疝的主要原因。所以日常飲食中要注意多吃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飲食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詳細»
-
-
腹股溝直疝和斜疝的鑒別
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的臟器通過腹股溝區(qū)的缺陷、破孔或薄弱區(qū)向外突出于皮下,離開原來的位置,進入另一個部位。按照疝發(fā)生的解刨部位可分為斜疝、直疝等多種。斜疝和直疝的臨床癥狀非常相似,手術部位卻截然不同,需... 詳細»
-
-
右腹股溝疝是什么病
右側腹股溝疝包括右側腹股溝直疝和右側腹股溝斜疝。右側腹股溝斜疝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疾病,其中當腹腔中的壓力增加時,腹腔中的腸管或網膜通過腹股溝管突出到人體的腹腔外。腹股溝直疝是一種由于腹內壓力增加引起... 詳細»
-
-
腹股溝疝的常規(guī)護理
腹股溝疝是一種人體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區(qū)的缺損向體表突出的一種包塊,又叫做疝氣。腹股溝疝包括腹股溝斜疝和腹股溝直疝。大多數情況下三分之二的患者是腹股溝斜疝。那么腹股溝疝的護理常規(guī)有哪些?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