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廣州一位28歲的男子在照顧住院父親的時候突發(fā)心源性猝死。在醫(yī)護人員的極力搶救下,通過對該位男子進行心肺按壓大概2個小時,大約1.5萬億次心肺按壓,使用了84支腎上腺素,最終使用ECMO救回了生命。因為長時間的胸外按壓,該男子的胸骨骨折,目前正在治療恢復當中。
猝死如何正確進行急救?
我們都知道心源性猝死有黃金4分鐘,如果在病人發(fā)生猝死的時候,醫(yī)務人員或者身邊的人能在4分鐘內對病人進行心肺復蘇,那么病人是有生還的可能的。
搶救心源性猝死病人大概有3步,大家要牢記!
第一步:判斷病人意識和撥打急救電話
猝死是突發(fā)性的,如果大家發(fā)現(xiàn)了突發(fā)心源性猝死的病人,第一時間要去確認病人的意識,通過呼喚病人的名字,確定病人是否還存在意識。當確定病人沒有意識后,身邊的人要立馬撥打120急救電話,并且尋找其他的人進行幫助。
第二步:對病人進行胸外按壓
心肺復蘇是搶救心源性猝死病人非常重要的措施,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心肺復蘇的方法。心肺復蘇主要有兩個方面,分別是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壓是心肺復蘇的第一步。大家在對心源性猝死的病人實施搶救的時候需要交疊雙手,雙臂要保持垂直向下,通過身體的力量對病人進行按壓。胸外按壓一組大約是30次,按壓的頻率在100-200次/分。
胸外按壓需要耗費非常大的體力,如果不是專業(yè)的人員可能很難長時間的對猝死病人進行胸外按壓,這個時候施救者可以尋找同伴進行幫助,兩人交替對病人進行胸外按壓。同時,施救者要注意在對病人進行胸外按壓時不要太過用力,以免傷及病人的內臟。
第三步:進行人工呼吸
一組胸外按壓結束后,施救者需要再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一組2次。施救者需要捏住病人的鼻子,完全包裹住病人的嘴巴,這樣才是人工呼吸正確的施救方法。搶救心源性猝死的病人往往一組心肺復蘇是不可能讓病人蘇醒的,所以病人需要不斷的重復2、3步,直到病人恢復意識。
另外,心源性猝死的高發(fā)人群是患有冠心病或者心臟疾病的病人,所以這類病人在生活中要按時吃藥,定期的體檢,時刻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這樣從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減少心源性猝死的發(fā)生幾率。
-
-
心源性猝死的治療建議
心源性猝死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而導致大腦及其他重要臟器的中斷供血,如果沒有及時救治將會導致患者死亡。而心源性猝死在成年人中主要的病因則是由于冠心病引起,但是一部分患者在發(fā)生心源性猝死之前并沒有冠心病... 詳細»
-
-
高以翔先生猝死:把握心源性猝死搶救黃金4分鐘
“這里睡著王瀝川,生在瑞士,學在美國,愛上一個中國姑娘,所以死在中國”,從沒想過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中的一句臺詞竟一語成讖。 詳細»
-
-
冬季高發(fā)心源性猝死,不想意外發(fā)生請牢記5點
隨著這兩天的降溫,明顯能感到冬天的寒冷,連一向以“入冬失敗”的南方地區(qū)也降溫許多。天一冷,不僅起床困難,出門容易受凍。還有一類人的身體狀況是“不喜“冬季的到來。那就是心血管病人,在冬季,這類患者更容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