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是一種新興的介于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微創(chuàng)療法,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現(xiàn)在已和外科、內科并稱為臨床三大支柱性學科。介入治療涉及的臨床疾病包括多種,其中血管疾病就是其中之一。像頸動脈狹窄、腦血管疾病等血管疾病,適應癥符合的情況下,都可以采用介入治療。盡管介入治療是微創(chuàng)療法,損傷不大,但術后仍有必要注意相關方面的護理。
血管疾病進行介入治療后,需要注意什么?
1.術后要求病人絕對臥床24小時,保持穿刺肢體制動狀態(tài),支架患者術后3-5小時拔股動脈鞘,予沙袋壓迫穿刺點3-4小時。在制動的同時,為了促進靜脈回流,緩解肢體腫脹和不適感,可以按摩制動肢體。在不妨礙手術局部區(qū)域的情況下及早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
2.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相關體征,包括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瞳孔、血壓、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飽和度等等,還要注意觀察手術部位是否有滲血、周圍有無血腫以及術側下肢遠端皮膚顏色、溫度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目的是為了及早發(fā)現(xiàn)并處理相關并發(fā)癥,保證術后的順利恢復。
3.飲食上鼓勵患者術后進食,先以清淡飲食為主,再慢慢過渡到高熱量飲食,避免食用甜湯、雞蛋,以免脹氣。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可以促進造影劑的排泄。
4.病人做完介入一般要求第一個月、第三個月和第六個月進行常規(guī)隨診,半年DSA復查。平日生活里,患者應保持規(guī)律生活,戒煙戒酒,穩(wěn)定情緒,清淡飲食,適度運動。
5.患者如果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基礎性疾病,應積極治療,長期口服抗凝藥物,期間要定期進行凝血功能的檢測。根據(jù)凝血功能的結果及時調整抗凝藥物的用量,避免出現(xiàn)出血,另外還要定期監(jiān)測血壓的變化,血壓的劇烈波動。介入治療后的護理同樣重要,術后應同樣重視,以保證順利康復。
-
-
劉曦東 東營市人民醫(yī)... 腫瘤放療室
腫瘤血管介入治療是什么
-
-
吳海濤 朝陽市中心醫(yī)... 腫瘤內科
介入治療是化療嗎
-
-
對于血管疾病,介入治療有什么優(yōu)勢?
血管疾病是臨床高發(fā)疾病之一,再加上近年來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化,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數(shù)增幅顯著。像動脈狹窄、動脈瘤、動脈栓塞等都是現(xiàn)代高發(fā)的血管疾病,存在較大的健康隱患,需及時治療。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成熟,... 詳細»
-
-
使用神經介入治療的疾病
神經介入治療是通過股動脈(或股靜脈)穿刺,利用特殊的導管到達頸部或者顱內血管,治療頸部或者顱內血管疾病的方法。神經介入治療不同于傳統(tǒng)的開顱手術,具有不開顱、損傷小、患者恢復快的特點,是微創(chuàng)外科的方法之... 詳細»
-
-
肺部血管畸形怎樣進行介入治療
肺部血管畸形是一種少見的肺臟血管病變,它通常表現(xiàn)為肺動脈或肺靜脈的異常擴張或局部狹窄。具體的治療方案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病變類型而定,以下是常見的介入治療方法:1.血管內栓塞術:該方法用于治療肺動脈瘤,通... 詳細»
-
-
血管介入治療優(yōu)勢是什么?術后護理工作注意這幾點
介入治療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的新興學科,與內科、外科并列為“三大學科”,目前在臨床治療上應用廣泛,像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等的臨床治療,均有介入治療的身影。在有些疾病的治療上,相比于以往的傳統(tǒng)療法,介入治療...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