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增城的邵女士(化名)因近2年反復雙側耳道瘙癢,伴有耳道悶堵感,到南方醫(yī)院增城院區(qū)就診,耳內境檢查提示雙側耳道白色菌絲附著,堵塞耳道,遮蓋鼓膜,被診斷為真菌性外耳道炎。醫(yī)生予耳道沖洗及涂抹藥物治療,并叮囑保持耳道干潔,避免進水。患者定期復診3次后,耳內鏡檢查未見明顯菌絲附著,且日常生活無耳癢、耳悶堵、耳流膿癥狀,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健康聆聽 無礙溝通”。南方醫(yī)院增城院區(qū)耳鼻喉科主任李琦表示,耳分為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內耳,任何一個部分受損,都可能導致聽力下降,而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種主要影響外耳健康的常見耳部疾病。
什么是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外耳道皮膚或黏膜的感染性疾病。它通常發(fā)生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常見致病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酵母菌等。這種疾病可能表現(xiàn)為耳內瘙癢、悶脹感、聽力下降、耳鳴,甚至耳痛和流膿。
哪些因素會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
環(huán)境因素:外耳道處于略偏酸性的環(huán)境,當耳內進水、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或不當用藥改變外耳道酸堿度時,真菌容易滋生。
耳道損傷:頻繁挖耳、使用硬質工具掏耳朵或外耳道受到撞擊等,可能導致耳道黏膜受損,增加真菌感染的風險。
免疫力下降:長期慢性疾病、營養(yǎng)不良或長期使用抗生素破壞耳道正常菌群,也會增加感染幾率。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
李琦從以下四方面提出建議:
一是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耳內進水,游泳后及時清理耳道。
二是避免頻繁挖耳:減少對耳道的損傷,避免使用不潔工具。
三是正確使用藥物:避免濫用抗生素,按醫(yī)囑使用藥物。
四是增強免疫力: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過度疲勞,增強自身抵抗力。
李琦特別提醒:廣州屬于南方地區(qū),且有漫長的回南天氣,氣候潮濕,為真菌生長提供了適宜條件。真菌性外耳道炎較為常見,但通過正確的預防和治療,可以有效控制和避免復發(fā)。如果出現(xiàn)耳部不適,建議及時就醫(yī),避免用藥不當導致癥狀加重。
(通訊員:劉進娣、劉思源)
-
-
真菌外耳道炎治療方法
鄧海燕 主任醫(yī)師
-
-
真菌性外耳道炎嚴重嗎
鄧海燕 主任醫(yī)師
-
-
真菌外耳道炎有什么忌口
鄧海燕 主任醫(yī)師
-
-
真菌外耳道炎可自愈嗎
鄧海燕 主任醫(yī)師
-
-
真菌外耳道炎用什么藥
鄧海燕 主任醫(yī)師
-
-
真菌外耳道炎不治療會怎樣
鄧海燕 主任醫(yī)師
-
-
朱桂英 淮北市人民醫(yī)... 耳鼻咽喉科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危害
-
-
姚俊 廣東醫(yī)學院附... 耳鼻喉科
真菌外耳道炎可自愈嗎
-
-
朱桂英 淮北市人民醫(yī)... 耳鼻咽喉科
真菌外耳道炎用什么藥
-
-
朱桂英 淮北市人民醫(yī)... 耳鼻咽喉科
真菌外耳道炎怎么治療
-
-
懷疑外耳道濕疹或真菌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濕疹和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兩種常見的外耳道疾病,都可能導致耳朵疼痛、瘙癢和分泌物增多等癥狀。以下是兩種疾病的可能癥狀、原因。外耳道濕疹是一種炎癥性皮膚病,通常由過度清潔、擦傷或過敏引起。癥狀包括外耳... 詳細»
-
-
外耳道炎左耳外耳道堵
外耳道炎是指耳朵外部的皮膚和軟組織發(fā)生感染炎癥。該疾病通常由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見癥狀包括耳朵疼痛、瘙癢、耳屎增多、耳道堵塞和聽力下降等。外耳道炎的病因主要包括濕氣、外界異物、清潔不當、過度清潔、過... 詳細»
-
-
真菌外耳道炎可自愈嗎
真菌外耳道炎是可以自愈的,但也需要一些注意和幫助。真菌外耳道炎是一種常見的耳部感染疾病,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真菌外耳道炎的癥狀包括耳朵瘙癢、疼痛、耳屎增多、聽力下降以及耳朵發(fā)炎等?;颊叱38械讲贿m,甚... 詳細»
-
-
真菌性外耳道炎伴有耳鳴
耳朵是一個潮濕的環(huán)境,而真菌很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因此容易在外耳道內生長并引發(fā)炎癥。真菌性外耳道炎通常表現(xiàn)為耳朵瘙癢、耳朵紅腫、耳內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癥狀,伴有耳鳴。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情況下,耳鳴多是由于... 詳細»
-
-
真菌性外耳道炎用藥問題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耳道炎癥。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臨床癥狀包括耳道瘙癢等。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主要采用局部藥物治療,可以選擇耳用抗真菌藥物。常見的耳用抗真菌藥物有氟康唑、咪康唑等。這些藥物可...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