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陸斌 主任醫(yī)師 馬鞍山市人民醫(yī)院 關節(jié)骨科
骨髓炎是骨傷科中的一種較為難治的疾病,分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兩種,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癥性疾病,骨痛,行走困難,局部紅腫等表現(xiàn),感染嚴重還會引起高熱,患者精神萎靡,甚至肝脾腫大等全身其他器官感染情況。
骨髓炎的治療原則
1、在急性骨髓炎的早期,應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有發(fā)熱、局部傷口出現(xiàn)紅腫熱痛等癥狀出現(xiàn)時,應預防傷口感染,及時徹底的清創(chuàng)傷口,并將感染的骨組織及周圍的軟組織徹底清除。
2、一旦骨髓炎已經化膿,可以行穿刺引流術,將膿液從骨髓腔中引流出來,防止炎癥擴散,術后則需要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1~3個月左右,以防止其轉化為慢性骨髓炎。
3、如果傷口已經形成慢性骨髓炎,則要徹底刮除感染的病灶,連同周圍的皮膚組織及竇道也要完全切除,骨缺損處可以填充抗生素骨水泥,進行抗感染治療。
4、為了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出現(xiàn),還需要固定患肢,可以用外固定支架或者石膏來固定。
5、患者行穿刺引流術后需要積極的抗感染治療,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來進行抗感染治療,如果感染的情況控制好之后,可以后續(xù)接著二期植骨、骨搬運、還有修復骨缺損處。
6、如果炎癥控制非常困難,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偶爾情況下也可以做病變部位的截肢術。
-
-
骨髓炎的治療方式
骨髓炎是一種由需氧、厭氧菌、分枝桿菌、真菌引起的骨頭感染和破壞,骨髓炎多發(fā)于長骨,外傷、手術后引起的穿透性骨損傷部位、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等部位都易發(fā)生骨髓炎。對于兒童來講,最易發(fā)生骨髓炎的為血供良好的長... 詳細»
-
-
指骨骨髓炎治療方法
骨髓炎是由需氧或厭氧菌、分枝桿菌和真菌引起的骨感染和破壞,骨髓炎常發(fā)生在長骨,指骨骨髓炎感染并發(fā)血管阻塞時,會引起骨壞死和局部感染蔓延,感染可通過皮層擴散到骨膜下,并形成皮下腫脹,后者會自發(fā)地滲透到皮... 詳細»
-
-
輕度骨髓炎的治療方式
骨髓炎最主要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由于輕微骨髓炎在早期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臨床癥狀,因此患者需要及時診斷清楚,及時治療。輕微骨髓炎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并不嚴重,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患者一般就... 詳細»
-
-
慢性骨髓炎的治療方法
慢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延續(xù)。大多數(shù)全身癥狀消失,只有當局部引流不暢時,才會出現(xiàn)全身癥狀。一般癥狀局限于局部,往往頑固難治,甚至數(shù)年或10年都不能治愈。目前,通過合理的治療規(guī)劃,大多數(shù)病例可以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