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暉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感染內科
乙型肝炎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主要傳播途徑為血液、性接觸和母嬰傳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殼蛋白,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會出現(xiàn)陽性,成為判斷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標。
然而,有些人會出現(xiàn)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病毒的變異或潛伏期,也有可能是免疫系統(tǒng)抗體產生的結果。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但是乙型肝炎核心抗體和乙型肝炎表面抗體都是陽性,那么說明這個人曾經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并且已經康復或處于慢性感染后的康復期。
當一個人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但是其他乙型肝炎相關指標均為陰性時,有可能是因為沒有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也有可能是感染發(fā)生在很久以前,已經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或者是感染后免疫系統(tǒng)產生了保護性抗體。這種情況下,即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也可能不代表沒有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
對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的情況,不能簡單地以此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更需要結合其他乙型肝炎相關指標共同進行判斷。同時,及時接種乙型肝炎疫苗,避免高危行為,保持衛(wèi)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預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如果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疑慮,建議及時就醫(yī)進行檢測和咨詢。
-
-
肝炎彌漫性病變肝炎
肝炎彌漫性病變肝炎一般指肝彌漫性病變。肝彌漫性病變是指肝臟組織在影像學檢查中的一種表現(xiàn),主要為肝臟組織的廣泛性、非局限性的病理改變。肝彌漫性病變可能與代謝異常、炎癥、寄生蟲感染、淤血性疾病、肝硬化等原... 詳細»
-
-
戊性肝炎現(xiàn)在成重癥肝炎了
戊型肝炎,又稱急性戊型肝炎或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戊型肝炎最常見于東南亞地區(qū),尤其是越南、泰國和印尼等國家。該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常見的傳播途徑包括食物和水污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