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肝癌的發(fā)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主要原因之一是確診的患者以中晚期居多,此時已經錯過根治性手術的機會。傳統(tǒng)的治療手段以及固有的單一方法治療理念,導致肝癌治療效果不盡如意人。不過,隨著很多新藥的引進,還有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的建立,轉化治療的開展,為晚期肝癌患者生存帶來更多希望。
近日,河南省腫瘤醫(yī)院肝膽胰外科王謙主任醫(yī)師,攜手全國健康節(jié)目金牌主持人林欣,在醫(yī)聯(lián)媒體直播間與廣大網友深入探討了晚期肝癌的轉化治療,這次直播旨在為廣大患者和關心健康的朋友們科普肝癌診治的知識。
肝癌多學科診療 應對疑難復雜病例更高效
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的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疾病負擔情況表明,中國的肝癌當年發(fā)病人數(shù)為36.8萬,死亡人數(shù)31.7萬。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初診患者當中,僅有20%-30%能夠進行根治性切除手術,剩下部分為潛在可切除或不可切除的中晚期。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肝癌很容易復發(fā),術后五年復發(fā)率為60%-70%,定期復查尤為重要。
除了肝切除術之外,肝癌的治療手段多樣化,針對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可以使療效最大化,目前常見的肝癌治療手段包括:
1、肝切除術
2、肝移植術
3、局部消融治療
4、TACE(頸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
5、放射治療
6、系統(tǒng)抗腫瘤治療
王謙主任醫(yī)師強調,肝癌診療必須加強重視多學科多學科診療團隊的模式(即MDT模式),特別是對疑難復雜病例的診治,從而避免單科治療的局限性,追求治療效果的最大化。
治療晚期肝癌“核武器” 釔90樹脂微球有哪些優(yōu)勢
手術治療是肝癌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重要手段。另外對于腫瘤直徑小于3CM,或2-3個腫瘤,無血管、膽管、臨近器官侵犯或遠處轉移,肝功能良好,通過射頻消融局部治療,也能達到近似根治切除的療效。2024版,CSCO原發(fā)性肝癌診療指南中推薦一線治療中新增多種國內外最新的治療方案,包含多種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的聯(lián)合應用。
除此之外,肝癌的治療還有另一種新武器,這就是釔90樹脂微球選擇性內放射治療。正常肝組織對射線敏感,接受30Gy的外放射即可能引起放射性肝炎,而內放射治療突破外放療劑量的限制,同時還做到精準介入,近距離輻射靶向腫瘤,通常只需要1次治療。
作為精準打擊大肝癌的“核武器”,釔90樹脂微球選擇性內放射治療(Y90-SIRT)堪稱“四位一體”,王謙主任醫(yī)師逐一介紹了它的優(yōu)點:
1、強效縮瘤,高強度β射線精準殺傷腫瘤,有效率高于TACE及系統(tǒng)治療
2、有效治療門靜脈癌栓,門靜脈癌栓不影響治療效果
3、增大余肝,治療單側肝葉同時,增大對側余肝體積,達到手術切除標準
4、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患者生活質量更好
肝癌轉化治療 晚期患者也能獲益延長生存期
轉化治療是利用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手段,將腫瘤縮小降期,然后進行根治性手術。對于癌癥患者,尤其是已經不能手術根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有著重要的意義。
直播期間,王謙主任醫(yī)師分享了一則病例,患者34歲男性確診低分化HCC,腫瘤為22*15cm,AFP為41,609ng/mL,門靜脈、肝右靜脈、肝內下腔靜脈癌栓累及,肝功能良好且無肝外轉移。
Y90 SIRT聯(lián)合納武利尤單抗3個月內,患者腫瘤顯著縮小,癌栓明顯消退,正常肝葉增大,AFP降至75ng/mL,患者成功接受肝切除,切緣為陰性,病例分析顯示腫瘤完全緩解,無殘留存活腫瘤的證據(jù),術后3天AFP降至16ng/mL,6個月后重新評估未見復發(fā)。
即使是肝癌中晚期患者,無法進行根治性治療,通過轉化治療,也有可能讓病情降期,患者有望獲得手術治療的機會。轉化治療進一步提高治療的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