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樂金 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心理科
強迫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類疾病,以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特征。以下是其醫(yī)學定義的詳解描述:
1. 強迫觀念:焦慮強迫癥患者往往會經歷強烈、無法控制的思維,即強迫觀念。包括擔心自己或他人會遭受傷害,擔心自身或他人會引發(fā)災難,以及其他導致焦慮的惡劣幻想,常常是固定、不合理的,且難以擺脫。
2. 強迫行為:通常是以反復、刻板的形式出現,例如頻繁地清洗、反復計數、安排物品等等。
3. 發(fā)病機制:涉及到認知因素,包括對觀念的誤判以及對強迫行為的誤解。患者對觀念產生過度的擔憂和恐懼,并且常常高估潛在風險和威脅,也會錯誤地相信強迫行為可以有效減輕焦慮。
4. 臨床表現:患者常常抱有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感,并且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他們可能會花費很長時間來執(zhí)行自己的強迫行為,導致生活和工作受到嚴重干擾。
5. 治療方法:通常有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藥物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和膽堿酯酶抑制劑。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和曝光暴露療法。
如果認為自己可能患有焦慮強迫癥,建議及時咨詢理醫(yī)生的建議。
-
-
強迫癥發(fā)作
強迫癥發(fā)作往往是以強迫思維或者是強迫行為為主的精神疾病,可以涉及到感覺,知覺,情感,思維,動作行為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當患者出現強迫思維時,往往大腦中不斷闖入一些想法,而且認識到這些想法沒有任何的必要,... 詳細»
-
-
強迫癥頭疼
強迫癥患者往往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患者在這種思維和行為的痛苦的體驗中感受到了焦慮,而焦慮會進一步引發(f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頭痛,頭暈,心慌,氣短等癥狀,所以說,對于強迫癥的治療,一般情況下,需要進行... 詳細»
-
-
強迫癥中度
中度強迫癥患者往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影響,患者反復思考,痛苦不已,不能擺脫,而采用強迫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雖然緩解強迫思維帶來的痛苦體驗。但是同時對于強迫癥的癥狀進一步加重,沒有有效的改善,...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