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關節(jié)與骨病外科
眾所周知,走路可以健身。俗話也有說,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這就足以可見走路對身體的益處。那么,每天要走多少步才能有健身的效果呢?
根據(jù)相關的研究實驗表明,相比較之下,在生活中走路較多的人,身體往往會更為健康。大家要明確的是,無論是徒步旅行還是記步運動,其實都可以起到一定的鍛煉身體的作用。而要想達到健身的效果,那么每天至少應當要走6000步左右才是。
很多人都認為是一萬步,但這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每天超過1萬、甚至2萬步的朋友不在少數(shù)。但是,抱怨每天走這么多步,既沒有起到減肥效果,體質也沒有得到改善的也大有人在。南方醫(yī)院關節(jié)與骨病外科副主任王健副教授解釋,這要根據(jù)各人的身體,年齡,來確定到底每天走多少歩,量力而行,人有不同,不能說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應該根據(jù)人的健康情況來定。
每個人所能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王健副教授指出,如果平時每天都有堅持運動,每天兩萬步都不困難,也不會有太大的運動風險。但是平時較少運動的人,突然一天之內走上一萬多步,運動量過大對心臟和血管造成強大負擔,若心臟負荷不了,有可能因此猝死。
其實,最好是以自己能微微出汗為標準的好,這樣才能提高人體血液循環(huán)能力,刺激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走的步數(shù)太少,會沒有效果,時間過長、過度運動卻又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精神疲憊、體力恢復慢。每個人的體力不同,總體原則是運動后輕微出汗、自我感覺不過度疲勞,把握好時間。
每天走多少步是沒有固定的一個標準的,主要還是要看個人情況。網上所傳的一萬步是不正確的,如果讓一個老年人一天走這么多的步,反而容易因疲勞過度損傷身體,所以建議還是看自身的情況,有能力就多走走,量力而行最好。
指導專家:王健,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南方醫(yī)院關節(jié)與骨病外科副主任,廣東省醫(yī)學會關節(jié)外科學分會副主委。
專長:骨關節(jié)炎和股骨頭壞死的階梯治療,在微創(chuàng)髖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方面經驗豐富。
-
-
健身不是傷身!幾個錯誤的健身行為,你占了幾個?
很多人都知道養(yǎng)生是促進健康的有效方法,因此平時會通過多鍛煉身體的方式來養(yǎng)護身體。確實,鍛煉身體能夠維持身體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同時提高抵抗力,收獲的好處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有部分人在健身鍛煉的過程中存在不正... 詳細»
-
-
骶骨骨折后怎么樣健身才不會傷身體?
今年38歲的趙先生一直以來都很熱愛健身。但是前幾天,他不小心在健身的時候滑倒了,瞬間覺得臀部疼痛劇烈,一時無法站立起來。被送往醫(yī)院之后,醫(yī)生對受傷部位進行了檢查,告訴趙先生他的骶骨發(fā)生了骨折,應該臥床... 詳細»
-
-
跑步姿勢不對,健身等于傷身!正確跑步姿勢是這樣
不少人都喜歡跑步,畢竟跑步裝備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但慢慢發(fā)現(xiàn),膝蓋越跑越痛,這是為什么呢?跑步健身真的很傷害膝蓋嗎? 詳細»
-
-
健身是要強身而不是傷身,這幾個基本的健身知識,你有必要知道
通常來說,對于健身新手來說,基本的健身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對這些健身基本知識有自身初步的了解,此時才能更好達到健身的目的。 詳細»
-
-
走得越多越健康?別被騙了!小心健身不成反傷身
現(xiàn)在重視養(yǎng)生的人越來越多,因為部分人受到疾病的折磨生不如死,原本健康的身體被自己破壞掉,各種不良習慣養(yǎng)成降低抵抗力,影響器官功能,等到疾病出現(xiàn)后悔已經來不及,因此,需要在健康有保障時就積極保養(yǎng)。而運動... 詳細»